然而学弟都明白了,赵名博还不是很明白。
直到学弟更直接地提醒,把“经过了第一晚的冲榜,姜钧直接冲上了621位的高位,并且挑战跨度一直保持在85名以上的高跨度。
这样显眼的战绩,当晚就在各个武大之间传开了。
一起传开的还有姜钧发现的额外评分的规则,也在武者高校的平台上引发了大量讨论。
人人都在说,姜钧亲口确认,想要拿到额外评分,就不光要自己在切磋中表现进步,更要通过切磋帮助对手进步。
老实说,刚听到这种在切磋里共同进步的说法,大部分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因为对决本来就是我淘汰你,你淘汰我的环境,大家是对手,互相抢名次的,竟然还要在争夺中让对手进步,简直匪夷所思。
但是姜钧当晚连续三场高评分的切磋记录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一次还能说她或许是偶然做到,或者误解了某些规则,或者干脆关键人物不一定是她,而是和她对局的百里纯。
然而高评分连续出现了三次,虽然第二次是赵名博未出战导致姜钧保留的上一次的百分成绩,但是第三次的对局无疑是姜钧靠着自己对额外评分规则的理解打出来的。
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最好的检验。
于是为了验证这个规则,大量学生奔向模拟舱,在姜钧的三次高分成绩刷屏网络之后,各个武大的模拟舱训练区瞬间爆满,从以前不足70的校平均上座率,直接飙升到200,上座预约直接排到了第二天晚上,真正达到了一舱难求的状态,大有古时洛阳纸贵的意思。
当然,大家验证归验证,最终打出来的分数和姜钧的一百分满分还是差距巨大的。
大部分人就算验证成功,最后也只是打出了十分左右的额外评分。
就连那些基础评分能打出高分的选手们,也在这额外评分面前败下阵来。
倒不是他们对额外评分规则的理解错误,规则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很纯粹的难而已,“额外”
一词真是实至名归。
要让他们找出对手的缺点并且帮助其完善,还是在紧张交手的过程中,这没有广博的知识面外加大量的实战锻炼,绝对做不到的。
起码初阶武者不行,也许到中阶高阶,接触更多的功法战法资源,情况会有所不同。
毕竟很多宗师级的导师,就是具备一看看出学生天赋并且加以引导的能力,这也是武科生都要选高级导师的原因,有老师指出最佳方向,提升速度自然大大增加。
一时间,大家在打出满分的姜钧面前,有了一种强大的落差感。
原来同样十八九岁的年纪,自己和人家的差距竟然大到了这个地步,人家考一百我们才考十分啊,这都不是不及格的问题了。